文 / 劉庭均
圖 / 網路圖源
光與影
藝術裡虛象的位移
張惣識為「幽夢影」作跋時寫到:「昔人云:『梅花之影,妙於梅花。』竊意影子何能妙於花?惟花妙則影亦 ?惟花妙則影亦妙……。」
影子是附庸於實物的幻象,是光的投射物,而影子之所以妙於實體,是因為影子本身的虛幻與模糊,反而產生一種距離的美感,將現實中具象的層面給一一剝除、抽離,進而生成一種藝術性的美感。
不論對傳統美術亦或是科技藝術,光幾乎沒有缺席的可能性,同時人們也因為隨行著光的陰影,認知到光存在於此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得到這些流動的密語,光影也是許多藝術家所鍾愛探索的領域。
藝術中的光影之形
將 3D 的物件或實體成為 2D 平面的射影是影子基本的性質,而在 3D 的現實世界中,所有實體物件的變化都可能轉換為令人驚豔的光影效果。
(山下工美 Yumi Yamashita )
談到以影子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作為創作手法,居住於紐約的日本藝術家山下工美(Yumi Yamashita)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位藝術家非常擅長以簡單的媒材,甚至是普通的色紙,使用特定的角度或是擺放位置,再透過光線的照射,將極為單純的物件轉化出另人意外的圖像,實物與影子在藝術家的創作下,形成一種出乎意料的對比,也模糊了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開啟了對於摸不著實體的影子另一種想像。
(桑久保亮太 Ryota Kuwakubo《The Tenth Sentiment / 10番目の感傷(点・線・面)》)
除了靜態的影子,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討論到動態的影子變化,日本的新媒體藝術家桑久保亮太, 2013 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因腦維新族」展覽當中的作品《The Tenth Sentiment》,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黑暗的展間中穿梭,一台玩具小火車以及裝設在上頭的頭燈,沿著軌道在日常家用物品之間移動,物品等待著光源,承接著光投射出影子在整個空間中,形成迷人的影子畫面。
光源隨著火車緩緩移動的同時,觀眾看見實際事物與投影出來的影子不斷交錯。在這些動靜明暗之間,呈現出一種現實與虛幻交錯的獨特感知空間。當我們被習以為常、虛幻的影子給環繞包裹著,對比現實中實際的物件,是不是也產生另一種想像?
(《Parade》)
讓光源移動,除了剛剛所見桑久保亮太以一種浪漫、和緩的姿態,靜靜地進行光源、空間與影子之間的對話外,設計團隊 Dpt. 與視覺藝術家 Laurent Craste 於加拿大蒙特婁的藝術節《Chromatic festival》產出的互動裝置《Parade》,也是另外一種表現方式。
他們用互動的手法,透過搖晃光源,讓影子產生劇烈的變化,作品本身的結構非常簡單,一組兩件瓷器雕塑,靜靜放在一個木櫃上,而上頭是一顆燈泡光束面對著前方。當參與者觸碰或是推動那盞燈光時。隨著燈光的搖曳,瓷器本身投映出的影子便活靈活現的舞動了起來。透過這件作品,觀眾可以發現這些日常靜置的物品,在舞動之間被光與影以一種童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
除了靜態與動態的裝置作品,互動的科技藝術作品對於光與影的操作當然也不可或缺,甚至能藉由使用科技的方式將此類的藝術創作表現更高的創意。
創作於西元 2000 年的媒體藝術經典作品《Bubbles》由德國藝術家 Wolfgang Muench 與日本藝術家 Kiyoshi Furukawa 合作作品,典藏於德國 ZKM 中心。
觀眾可以直接站在投影機前方,以自己的影子與影像中的泡泡互動,不管是敲打或是讓它在身上漂浮,每一顆泡沫都有自己的獨立的物理狀態。而在觸碰泡沫的同時,也會透過觸碰氣泡方式的不同,即時形成不同的聲音。而這種科技藝術的表現方式,讓觀眾跳出以往只能以觀看來了解藝術的形式,可以與自身的影子產生互動,進而產生更多有趣的可能性。
(陶亞倫《留白》, 2012)
光與影的相互投映與交錯,延伸了人們對時空新的理解,巨大的影子將產生虛擬空間中新的想像。
而這樣的概念也可以在台灣藝術家陶亞倫的作品《留白》中進一步延伸,藝術家相信光線本身創造了空間,透過光與影產生的視覺才讓我們有理解空間的可能性,而一盞置於空間中心的燈,如呼吸般起伏成為一種對於空間的暗示。
留白的概念發展自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將這樣的意象透過光線,在空間中自然形成。也讓整個環境多了遐想空間。
從靜態的裝置形成令人意外的影子,到觀眾能觸碰並參與改變光影變換、甚至是藉由影子來互動的作品等等。這些創作都透露著自古以來藝術家對於「影子」這樣題材運用的渴望。
柏拉圖曾舉例過一則洞穴的神話,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之中,身體無法轉身只能夠背對著洞口。而藉著火光,他們背後的物件因為火光在牆壁上投射出各種不同型態的影子。
柏拉圖相信感官世界的事物就是這些虛幻的影子,背後的光和真實物件是世間的真理,而人們就是不斷的追尋著虛幻的影子,今日的藝術家有能力轉身面向陽光,藉著真實物件與思想創作,投映出絢爛的影子,光影這樣誘人的媒材還會有多麼大的可能性?
光影藝術節
光影作為主軸的藝術節慶其實並不少,在此稍作整理國際間知名的光影藝術節相關活動。
(以時間作為排列順序)
台灣,台北
於每年二月底至三月初,位於台北公館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藝術作品相關的作品會散播在整個園區之間。每年以不同的主題徵件。2016年二月,展出的主題名稱名為「邂逅那道光」,除了裝置藝術之外,影像、表演、設計、手工藝等等,也在徵件的類別中,題材相當廣泛。另外期間也會舉辦許多場工作坊,讓民眾也能體會製作光影藝術的樂趣。
新加坡
濱海灣位於新加坡的南端環海的地區,同時也是新加坡的政經都市的延伸區域,三月期間於此接受各個不同國家的光相關裝置藝術作品徵件並展出,裝置會出現在整個濱海灣灣區。
澳洲,雪梨
雪梨舉辦的悉尼藝術節,舉辦時間大約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除了大量的燈光表演,不管是光雕或是裝置等等,而著名的雪梨歌劇院也會蒙上新的色彩。與此同時也會舉辦音樂節,歡迎大家的到來。
捷克,布拉格
十月中的訊息藝術節,包含了影像現場投影,互動與光裝置等等,是捷克最多觀光人數的文化相關活動。
德國,柏林
每年十月有十天的期間,德國柏林著名的建築物,例如:勃蘭登堡門、柏林大教堂和廣播塔等等將會被光雕投影或是錄像影片覆蓋,許多當地或是國際的藝術家也利用這樣的機會將他們的影像作品投映在這些著名的建築物上。除了建築物的投影之外,城市中也有著各種不同的藝術與音樂作品。參與者可以透過遊覽巴士、渡船、或是親自行走於整個城市感受作品。
荷蘭,阿姆斯特丹
展期自十一月持續至一月,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光節有個非常著名的特色。2016年的藝術節提供兩種不同的參觀路線,除了正常地行走路線「illuminade」之外,透過船的行程「Water Color」在船上這樣獨特的視角,不單可以體驗荷蘭具有特色的水道,同時也可以觀賞整座城市不同地區的光作品。
法國,里昂
十二月初在法國的里昂開幕的燈光節,除了裝置與燈光相關的徵件,也以投映在天主教堂上的光雕而出名。
日本,大阪
已經舉辦了13屆的大阪光之饗宴,是日本於十一月開始舉行的光影相關藝術節慶,節慶一路持續至隔年一月,地點位於整個大阪的中之島(Nakanoshima)地區,整個小區域的街道都會包覆著美麗的LED燈光,與在區域內建築物的大型投影。